
金秋送爽的季节,山东明化投资控股集团迎来了60华诞。9月22日,明化集团赢战新动能暨建企60年大会在济南舜耕生态园隆重举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山东省氮肥协会、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济南市及章丘区等领导、企业合作伙伴及离退休老干部等800余人参加了大会。
明化集团孙洪海董事长向大会作了题为《新动能 新阶段 新明化》的工作报告
1958年当时的化学工业部根据中央的决策在全国定点安排建设13套小氮肥装置,山东明水化肥厂就是其中之一。明水化肥厂1958年7月1日破土动工,1961年底基建完成,1962年1月17日生产出山东省第一批合格农用碳酸氢铵,揭开了山东氮肥生产蓬勃发展的历史篇章。
六十年来,明水化肥厂经历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克服了原料、技术、资金、人才、市场各方面的困难,始终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化肥发展道路,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单一产品到多元化、系列化格局,成为山东省重要的化肥和煤化工产业基地。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致辞
2013年,曾几度辉煌的明化走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快速下滑;公司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安全事故频发,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城市范围不断拓展,挤压着企业发展空间。“退城进园”、搬迁重建已成为明化的唯一出路和必然选择。
2013年9月22日,明化老厂区“退城进园”正式启动。打响了借退城进园之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在章丘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明化集团经过艰难的自我调整,不仅摆脱了被动局面,稳住了阵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突破。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顾问、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原会长杨春升致辞
搬迁至刁镇化工产业园后,为集中力量实现突破,明化集团提出了“回归主业、做精主业、做强主业”的发展定位,一方面优化存量,实施升级改造。上马生产系统平衡等技术改造项目,对园区已有生产系统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提升,一年时间使生产装置安全、环保、效率、节能降耗等方面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另一方面创新增量,进入精细化工领域。通过甲醛吡啶联合装置的成功投产达效,明化跨入高端精细化工行业,多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2014年5月,明化下决心启动洁净煤气化技术,面对资金,技术、人才储备多项匮乏的现状,以孙洪海董事长为首的明化管理团队坚持融资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的“三新”思路,实现了低潮翻身的大逆转。仅用23亿元资金出色地完成了28亿元的工程项目,该项目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粉煤连续加压气化技术,工艺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并于2017年7月27日一次开车成功,标志着公司初步实现了企业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也标志着这个有着60年发展历史的老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
搬迁后明化的规模效益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公司经营规模扩大为搬迁前的4倍,2017年实现利润2.48亿元,员工收入翻番,企业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自此,明化迈入发展新阶段。
目前,明化有在职员工2700余人,总资产48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预计明年底将形成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的经营规模。今年氨醇产能为190万吨,尿素100万吨,甲醇11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吡啶1万吨,双氧水16万吨。产品结构得以优化,主导产品已由最初的氮肥转变为以甲醇、双氧水、吡啶、3-甲基吡啶等为主的化工产品体系,明化已由单一的氮肥企业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化工集团。集团产能规模、技术工艺和安全环保基础管理水平均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生产系统通过实施超低排放等环保措施,各项环保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生产安全稳定、满负荷运行。明化在“退城进园”与转型升级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被济南市和章丘区誉为济南市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有着60年历史的明化集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走出了一条坚实的实业报国之路,2013年至今,5年的时间完成了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这是明化自身的成功,是章丘工业整体实现转型发展的典型,为行业转型升级做出了榜样。
22日晚,在章丘区体育馆,上演了由明化集团主办的《超越梦想·2018》明化集团赢战新动能建企六十周年盛典大型文艺晚会。(曲京佳 图/文)